在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进程中,构建碳 - 碳(C - C)键始终是核心任务之一。自由基 - 自由基交叉偶联(RCC)作为一种强大的 C - C 键形成策略,为合成复杂三维有机分子提供了独特的途径。然而,传统的 RCC 反应在实现交叉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广泛应用。
厦门大学霍浩华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他们开发的金属光氧化还原催化对映选择性烷基 - 酰基自由基交叉偶联反应,为构建手性化合物提供了一种高效、新颖的方法。
非C2对称联二酚作为一类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天然产物以及手性催化剂中,其独特的结构赋予了它们在众多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合成方法在制备非C2对称联二酚时面临诸多挑战,浙江工业大学钟为慧 / 凌飞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他们开发的有机电催化合成方法,为非C2对称联二酚的高效、绿色合成开辟了新路径。
在有机合成化学工作中,通过选择性催化官能团化来构建结构多样且复杂的有机分子,始终是科研工作者不懈追求的核心目标。然而,在面对多部位底物时,如何对多个反应中心进行精确的选择性控制,一直是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1,3 - 烯炔作为一类特殊的多部位底物,因其独特的结构,蕴含着构建复杂分子框架的巨大潜力。但长久以来,实现其高选择性催化转化困难重重,相关研究也较为匮乏。大连化物所吴小锋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他们开发的 1,3 - 烯炔多选择性羰基化反应,为复杂有机分子的合成提供了全新的策略和方法。
近年来,学术界伪造论文的现象大量涌现,医学领域的情况尤为严峻,“论文工厂” 伪造论文的现象日益猖獗,严重影响学术诚信。2025 年 2 月 19 日,《Nature》期刊发布的专题报道,通过分析过去十年全球机构的撤稿率,揭示了学术不端背后的诸多问题。
四川大学先进碳捕集资源化利用与绿色分离纯化技术创新团队招聘启事(特聘研究员、特聘副研究员、博士后)
在有机合成领域,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其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手性 1,n - 双硼酸酯作为一类特殊的手性化合物,是构建药物分子和功能材料的关键砌块。贵州大学药学院便带来了一项对映选择性钴催化烯基硼化合物的远程硼氢化反应成果,为手性 1,n - 双硼酸酯的合成开辟了新路径。
“第十八届全国均相催化学术讨论会”将于2025年6月26日-29日(26日全天报到)在海南•三亚举行。
由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科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表界面科学会议”将于2025年5月9日-12日在四川成都举办。
在有机合成化学领域,高效、绿色的合成方法以及新型化合物应用的开发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丹麦奥尔胡斯大学 Henrik H. Jensen 课题组于《Organic Letters》发表的关于无纯化制备三氟乙酰亚胺酰氯及其在催化糖基化中应用的研究成果,为有机合成领域带来了重要突破,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显著价值。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唐伟课题组由于科研工作需要,拟面向海内外招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数名。
在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进程中,手性化合物的精准构建始终是一个核心议题。手性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尤其在医药领域,手性异构体往往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物活性,这使得开发高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成为化学领域的关键挑战。安徽中医药大学张国玉 / 方方课题组在《Organic Letters》发表的光铜协同催化苯乙烯对映选择性氰基烷基化研究成果,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研讨会将于2025年5月22日-24日在四川绵阳召开。本届会议主题为“公共安全化学的智能化与绿色化”,聚焦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防化领域和公安与应急领域中的化学问题以及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展开交流。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公共安全化学领域的科研学者踊跃参会。
为了不断攻克关键技术,突破专利壁垒,致力于烯烃及聚烯烃高端化产品加工技术与资源再利用技术,突破原有的产能产量,使烯烃及聚烯烃高端化产业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向高端布局的重要内驱力,中国化工学会将于2025年5月21-23日在中国宁波继续共同召开“2025(第九届)国际烯烃及聚烯烃大会”(2025 IOPC)。
长期以来,α- 氨基醛在常规酸或碱条件下极易发生外消旋化的特性,严重制约了其合成应用,成为了有机合成化学家们亟待攻克的难题。清华大学罗三中课题组在这一关键领域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为解决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曙光,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的可见光促进 α- 氨基醛去消旋化的研究,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赞誉。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和张江高等研究院瞿旭东团队与罗树坤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对立体选择性脱羧芳构化酶 / 环化酶(FasU)指导轴向手性联苯框架生物合成的研究成果发表于 JACS,为我们深入理解这类天然产物的合成机制以及开发新型化合物提供了新的视角。
由中国化学会燃烧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和四川大学承办的第四届全国燃烧化学学术会议拟定于2025年4月25日至28日在贵阳举行。本届会议将聚焦全国燃烧化学及其相关学科工作者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与进展,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创新,助力国家战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