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杰教授团队诚聘博士后和特任副研究员

  • 人才招聘
  • 四川大学
  • 曾杰
研成之理 03/29

曾杰教授团队介绍:

团队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瞄准分子催化转化的关键科学问题,聚焦多相催化和绿色化学工艺的开发及工程化。团队围绕选择性高效转化小分子(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气和水)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的核心课题,从材料设计、机理研究和反应流程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团队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安徽省杰青2人、安徽省优青1人。

在曾杰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主持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通过与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联合实验室,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团队建有国际先进的催化研究平台,包括尖端表征设备:配备原位DRIFTS、TPD-MS、同步热分析-质谱联用系统、全自动物理吸附仪等;先进反应系统:涵盖固定床/浆态床反应器、电催化测试平台、等离子体催化等装置;大科学装置:深度参与上海光源(SSRF)、合肥同步辐射光源(HLS)等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自主搭建多套原位XAFS/XPS测试平台;计算模拟中心:接入校级高性能计算集群,配备VASP、Gaussian等专业计算软件。

团队负责人介绍:

曾杰,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199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2002年获应用化学学士学位,2008年获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师从侯建国院士。2008年赴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夏幼南教授研究团队工作。2012年,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任教授。2022年9月,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同年11月起任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5年1月,任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研究领域为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技术。迄今为止,已在《自然》、《自然·纳米技术》、《自然·催化》、《自然·能源》、《自然·合成》、《自然·可持续性》等高影响力学术期刊发表了271篇论文,SCI总被引用27000余次,H因子为88,入选2019至2024年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申请中美专利共98项,出版书籍5部。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化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科学探索奖、青山科技奖、Falling Walls 科学突破奖、英国国际发明展年度国际发明“钻石奖”、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青年奖、中国新锐科技人物、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招聘条件

1、在多相催化领域有丰富的研究经验。

2、年龄≤35周岁,身心健康。

3、申报特任副研究员岗位的,原则上需要有博士后研究经历。

岗位待遇

1、年薪面议。

2、辅导申请国家科技项目,畅通留校任教通道。

联系方式

请申请人将申请材料发送到以下邮箱:zengj@ustc.edu.cn,邮件以“应聘-姓名-毕业院校”命名。本课题组承诺对所有应聘者材料给予保密。

课题组网站:https://catalysis.ustc.edu.cn/。

我们诚邀具有催化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背景的青年才俊加盟,共同攻克能源催化转化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

【免责声明】发布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业内人士投稿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公开资源,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所有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使用。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