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打喷嚏?换季过敏别慌!一文读懂常见抗过敏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过敏
佚名 03/28

近期温度上升,一周之内即可体会春夏秋冬,真正实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换季的同时,你是否也伴随着烂脸、起疹子、过敏性皮炎、哮喘加重、流鼻涕、眼睛痒等症状。过敏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这种反应有着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的特征,但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而由于换季会导致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主要是花粉浓度上升,进入呼吸道后,更易引起过敏性鼻炎或是哮喘,由花粉过敏引起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也称为花粉症 。

春夏更替,温度、湿度上升,为尘螨和霉菌的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 研 究发现,春季为北京地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这与春季该地区干燥且风力、风速较大有关,有利于花粉的远距离扩散; 此外,适当的降水与花粉浓度成正相关。 加上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下降,压力或疲劳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

该如何尽量避免过敏呢?首先应该减少接触过敏原,例如在外出时带好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衣物,保持室内清洁。其次在面对急剧变化的环境时,保持适量的运动与睡眠,增加免疫力。

如果过敏了有哪些药物可以使用呢?根据《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一线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 intranasal corticosteroids,INCSs) 、第二代口服和鼻用抗组胺药物、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糖皮质激素

INCSs 在临床上可用于所有类型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抗炎特性强,可以减少阵发性喷嚏、瘙痒、清水样涕和充血等症状,还可以减少如瘙痒、流泪等过敏性眼部症状,进而减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急性发作。临床常用INCSs包括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糠酸莫米松等,一般疗程在4周以上。

在儿童用药方面,长期大剂量的INCSs 可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目前尚未有一致性研究结论,2021年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专家共识中推荐儿童用药疗程通常小于6周。

Hicks等研究发现,按需使用INCSs与每日使用INCSs对儿童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疗效没有明显差异,而按需使用可以减少61%的药物剂量,从而减轻 INCSs 用于儿 童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治疗的副作用。对于长期接受 INCSs 治疗的儿童来说,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糠酸莫米松结构信息

糠酸莫米松药理毒理


2.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以组胺 H1 受体为靶点,缓解过敏性鼻炎的瘙痒、阵发性喷嚏和清水样涕。相较于第一代,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特异性更强,由于分子内引入亲水基团,其血脑屏障的穿透性更低,减少了镇静和中枢抑制等不良反应,尤其是新二代抗组胺药,如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 阿司咪唑 等,对轻至中度过敏性鼻炎具有良好疗效。西替利嗪不通过细胞色素 P450 酶进行肝代谢,副作用小,在婴幼儿过敏性鼻炎治疗中作为一线药物推荐,对患儿生长发育、认知和神经功能等均无不良影响。

氯雷他定结构信息

3.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与气道上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竞争性结合从而发挥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常与 INCSs 或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尤其是针对中度至重度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上最常用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孟鲁斯特。

药物选择与联合使用建议

轻度过敏:可单独使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口服或鼻用),快速缓解鼻痒、打喷嚏。

中重度过敏: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若症状控制不佳,可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或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过敏合并哮喘: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首选,同时可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改善鼻部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过敏药物的使用需个体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药物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方案。此外,避免自行长期使用药物,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过敏虽然烦人,但通过合理使用《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多数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控制。无论是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强效抗炎,还是抗组胺药物的快速止痒,或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双效调节,都为过敏患者提供了有力的治疗武器。记住,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方案,才能真正实现 “轻松抗过敏,呼吸更顺畅”。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欢迎指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