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酒是一种复杂的混合饮料,它由多种不同的化合物构成。红葡萄酒的确切成分因其种类而异,大约在800到1000+之间。葡萄酒中含有许多复杂的化合物,其中水和酒精占据较高的比例,是主要成分。此外,酸和芳香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成分。这些化合物与葡萄酒的风格和吸引力密切相关,在品鉴葡萄酒时很重要。一般而言,普通红酒的水含量约为86%,乙醇含量约为12%,剩下的2%则是其他化合物。
甘油占1%,各种有机酸占0.4%。甘油在化妆品中非常常见,对女生来说应该不陌生。它具有润肤效果,可以作为溶剂和润滑剂使用。
还有一个使用甘油的产品是开塞露,这可能大家都听说过。
单宁和酚醛类只占0.1%,但它们在红酒中扮演重要角色,影响着红酒的颜色和口感。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天然色素,存在于红葡萄皮中。正是它赋予了红酒独特的红色。
图1| 花青素数据图
黄酮醇类化合物(图2)与花青素反应,形成的复合物可以使红葡萄酒呈现更鲜艳的红色。
图2 | 槲皮素(属黄酮醇类)数据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类物质,小伙伴们不要误以为就是图3的结构喔。黄酮醇类的骨架如下:
不同位点取代可以得到各种化合物,部分列表如下:
下文中的黄烷-3-醇类、单宁等也同样适用此原理,不再具体讨论。
黄烷-3-醇类(如图3)是葡萄酒苦味的主要来源,主要存在于酿制葡萄酒的葡萄种子中。下次吃葡萄时,可以尝试嚼几粒葡萄种子,体验一下它的味道。
当葡萄酒中黄烷-3-醇的浓度达到20 mg/L时,我们就能感受到苦味。而正常葡萄酒中的黄烷-3-醇浓度高达800 mg/L,所以不苦才奇怪。
此外,乙醇会增强这种苦味,真是令人绝望啊!
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黄烷-3-醇类的结构和黄烷酮类非常相似,但它们的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别。
黄烷-3-醇类是苦味的来源,而黄酮醇则没有苦味,对味觉几乎没有影响。就像是一家的两个兄弟,一个擅长味觉,另一个则专精于嗅觉。人才辈出啊!
图3 | 儿茶素(属黄烷-3-醇类)数据图
单宁类,又称为单宁酸、丹宁或丹宁酸(图4),是一种聚合物。
请注意,黄烷-3-醇和单宁的结构式进行比较时很明显可以发现,单宁是由黄烷-3-醇聚合而成的。这个世界真是小啊!
葡萄酒中的涩味主要来源于单宁。黄烷-3-醇具有苦味,而其聚合产生的单宁则带有涩味。
此外,单宁能与花青素形成复合物,同样呈现红色。葡萄酒的红色实在复杂,难怪我们将这种颜色称为葡萄酒红色。
图4 | 单宁类化学结构
同样是喝酒,当你知道它的味道、色泽来自何处,是不是更好喝了呢。
下次喝红酒,可以在心里默默的唱,我们不一样,不一样~~~
参考文献:
1. 李华 王华. 葡萄酒化学[M]. 科学出版社, 2006.
2. Waterhouse, A. L., & Kennedy, J. A. (2004). Red wine color: exploring the mysteries.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3. Waterhouse, A. L., Sacks, G. L., & Jeffery, D. W. (2016). Understanding Wine Chemistry. Wiley.
【免责声明】发布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业内人士投稿以及微信公众号等公开资源,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所有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和交流使用。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删除。